内容

首页-> 新闻动态-> 教师培养是师范院校的根本使命

教师培养是师范院校的根本使命

近年来,教育界有一种声音,怀念过去的“老中师”,特别是中等师范学校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

  

  “老中师”选拔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经过几年师范教育,使他们成长为具有良好教育情怀、扎实教育教学功底的“全能型”教师,成为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中流砥柱。

  

  教育界对“老中师”的怀念,折射出当下师范教育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包括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吸引力不足,师范生源质量总体不高;对师范生教育情怀、从师基本素养(如“三字一话”、板书设计等)的培养及师范专业专业性的重视不够;师范生毕业出口不严,门槛要求不高;“下沉”到农村学校的优秀师范人才数量不够等。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当下的师范教育有必要借鉴“老中师”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

  

  与部属师范大学统筹考虑全国师资需求不同,省属师范院校或地方师范院校的着力点是为地方培养“适销对路”的教师人才。如很多地方的农村小学急需“全科型”教师,地方师范院校应加大培养力度。

  

  目前,部分地方师范院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淡化、丢失了师范“本色”,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追求“大而全”,这很不利于高质量师范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师范院校的本色化、特色化发展。而这些问题会导致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下降,无法满足社会对好教育、好教师的需求和期待。

  

  教师培养是师范院校的根本使命。为此,地方师范院校要结合自身基础、优势及社会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包括层次和类型),科学核定并动态调整师范专业招生数量;重视师范专业的专业性要求,注重“师范性”,兼顾“学术性”,在培养方案制定和培养过程中凸显师范专业的实践性特点,加强对学生教育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实习实践;在招生工作中可加入面试环节,重视考察学生的从教意向和从师潜质;在人才培养中做好过程性评价,师范院校和专业采取入校后二次选拔,实现学生和专业的双向二次选择;建立由师范院校牵头、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参与的师范教育实习联动机制;加强对师范毕业生从教意愿和从师技能的考核。

  

  此外,为促进地方师范院校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帮助师范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国家可将公费师范生招生重心下移至地方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做好当地各级各类师资需求的预测,分短期(3至5年)、中期(5至10年)、长期(10年以上)做好师资培养和储备规划,分层次、分类型统筹考虑各师范生培养院校每年的招生指标分配。

  

  作为甘肃省省属师范院校,西北师范大学师范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西北五省区的中学。与10多年前相比,学校毕业生开始从在城市、县城就业转向在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就业。而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后,西北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培养模式也进一步改革:一是学校层面“高举师范教育大旗”,更加重视师范生培养;二是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培养方式,如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三是更加重视师德培养和教育教学见习实习;四是实施“本硕一体化”模式和专业硕士教育,培养高水平师资。

  

  近年来,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非常重视。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会更加符合社会对优质教育、优质师资的期待。

  

  (作者: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周晔,采访整理:刘亦凡 )

 

一所省属师范院校的“回归”


记者 鲁磊

  

  每天挤公交“上班”、听课、试讲、评课,对西华师范大学2015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陈佳来说,这样的生活习以为常。眼下还有3个月才毕业的她,已经有了3年“教龄”,南充、成都两市多个小学都向她抛出了橄榄枝。

  

  “正因为我们不卓越,所以才追求卓越。”陈佳“工作笔记”的扉页上写着这么一句话。陈佳的老家在四川农村,而她就读的西华师大,是一所位于四川二线城市南充市的省属院校。“我必须加倍努力。”陈佳说。

  

  为解决师范教育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一年后,西华师大正式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借鉴过去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培养模式,加强对学生的教学技能培养,力图通过重新制定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实践、改革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提高师范生培养质量,让师范教育回归师范性、专业性、职业性。

  

  从大二开始确定卓越教师培养方向,此后便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技能训练和进校实践,陈佳报考西华师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园丁班”后,就这样与学校一同开始了“回归”之路。

“回归”,为什么?

  

  蒋晓慧是西华师大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也是西华师大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她特别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问题。近几年,当看见像陈佳一样的学生们“动起来了”“忙起来了”,她由衷地欣喜,因为“这样的感觉,仿佛让我回到了1985年”。

  

  蒋晓慧至今仍清晰记得当年课堂上,学生们“放光”的眼睛。

  

  1985年,国家实行师范专业学生提前批次录取,学校当时也招到一批好苗子。“他们基础好、动手能力强,所有人上课时都目不转睛地跟着老师。后来,他们大都成为基础教育界的骨干。”这批学生给还是青年教师的蒋晓慧留下了深刻印象。

  

  西华师大的前身是1952年组建的四川师范学院,是四川办学时间最长的师范院校之一。60多年来,学校培养各类毕业生30万余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四川基础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四川有着“读书好去处,选材好地方”的口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谁说是四川师院的学生,都自带光环。我们教师也有一种‘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满足感和荣耀感。”蒋晓慧说。

  

  时光推移到新千年,一些新的情况让这所老牌师范院校面临冲击和挑战。

  

  上世纪末,国家提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其目的是想打破师范教育的封闭性,通过综合性大学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的参与,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质量。

  

  然而,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随之出现。比如,中等师范学校撤销、师范不再提前招生、师范生生源质量降低;不少师专、师院热衷于升格,不关注教师培养、不关注学生成长;部分师范院校转型为综合性大学后,学科建设朝着“大而全”方向发展,不仅不把力量放在加强师范专业建设上,反而抽调师范专业教师充实其他新建学科……由此,师范教育的师范性、专业性、职业性不足问题日益凸显。

  

  西华师大亦受波及。

  

  蒋晓慧回忆,2000年以后,由于师范毕业生不再包分配,学校师范生源数量大幅下降。为了稳住学生人数,学校鼓励新办专业。2004年,她所在的化学化工学院新办了科学教育、环境工程、应用化学三个专业。但实际上,当时学院的师资仍以师范教育为主。

  

  更为头疼的是,近年来,大城市、“一线”学校对优质师资的虹吸效应越来越强,像西华师大一样的中西部“二线”高校,人才流失严重,办学维艰。

  

  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西华师大这所老牌师范院校该何去何从?

  

“回归”是大势所趋。


  记者在浏览学校网站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关于教学活动的信息占了大部分页面。而对于西华师大来说,“卓越教师培养”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2011年,学校已启动“优秀园丁教育培养计划”,逐步提升师范生专业能力。

  

  “师范教育是我们的特色和优势,不仅不能丢,还要发扬光大。”对于选择“回归”的初衷,西华师大校长王元君给出了他的答案:只有全面提高师范生综合素养与能力水平,培养卓越教师,才能用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

  

  “学校提升办学层次无可厚非,但师范院校在提升办学层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强化教师教育特色,提高育人质量,把学校办成培养卓越教师的基地。西华师大党委书记王安平认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回归”的应有之义,不管在什么类型的学校,人才培养都是立校之本,离开人才培养谈“回归”,都是空谈。

“回归”,回到哪儿?


  如今,在成都实验小学实习的陈佳,从备课到课堂组织和实施,都能独当一面。这样的“老成”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密不可分。

  

  陈佳还记得,参加卓越计划选拔的时候,同学们要通过4关,分别是“思维能力、科学与计算机、儿歌和舞蹈、书法和绘画”。而入选卓越计划以后,除了要学习语数外三门专业必修课,陈佳还得学习“三笔字”、简笔画、声乐、舞蹈、计算机运用等技能课,每天要进行英语口语和普通话的晨练、午练、晚练。

  

  “有点类似于中师培养全科教师的办法。”对于“中师”,90后的陈佳已经说不清楚来龙去脉,但她知道,学校对他们的要求就是要像“老中师生”一样,“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中师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西华师大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杜永红说,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国家为缓解中小学教师缺乏的问题,选拔初中毕业生到中等师范学校,学习3年后再分配到中小学任教。那时,初中毕业上中师,是不少优秀学生的选择。

  

  成都实验小学退休美术教师陈远杰,是西华师大卓越计划的选拔专家,他对中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十分熟悉。恢复高考后,陈远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成都双流县师范学校。在他看来,中师学生之所以能在基础教育领域大放异彩,主要原因就是培养目标清晰,“学生毕业以后就是当小学教师”,而且基础课学得非常扎实,“可以说‘吹拉弹唱’什么都行”。

  

  “过去,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师范生主要由中师培养,本科学校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西华师大是2000年才开始招收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而不少师范院校办成综合性大学后,师范教育的优质资源被稀释了。陈远杰说,教师培养是实践导向型,而传统本科教学,学生实践操作比较欠缺。

  

  “培养目标模糊了,师范生专业技能下降的情况十分严重。杜永红说,师范教育要“回归”师范属性,就要着力解决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断裂的问题,“中师生的培养模式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提供了借鉴和思考。”

  

  近10年来,西华师大“回归”的成效日益显现:卓越计划“园丁班”毕业生实现全部就业;该班学生在第五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等级和数量在西部参赛高校中居于首位;在四川省2018年初中历史优质课展评活动获一等奖的7位教师中,有5位毕业于西华师大。

  

  “一所大学安身立命的‘命根’究竟是什么?”王安平认为,能否培养出优秀人才,既体现了一所大学昨天的办学实力,也反映出这所大学今天的办学水平,更关系到这所大学明天的办学未来。

未来,向何方?


  陈佳没有想到,在成都实验小学的实践经历,让她觉得教师这个职业“越到深处越是难”。

  

  陈佳的实践导师于露有20多年教龄,是成都实验小学的教学骨干。一次,陈佳听了一堂把音乐课和语文课结合起来的混合课程,这让她如痴如醉。于露鼓励陈佳也试一试,“结果不到10分钟,就讲不下去了”。

  

  “为什么有经验的教师能讲40分钟,而她讲不到10分钟?”于露说,没有经历过反复训练,师范生往往不能把握住课堂的重点,比如“哪些地方该快,哪些地方该慢,哪些地方该停下来让学生思考”。

  

  到教学一线实践,既让师范生得到了技能上的锻炼,又让他们有机会触摸教育发展的前沿。为了加强实践教学,西华师大调整了学生培养方案,与成都实验小学、南充五星小学等名校联合,对师范生进行贯通培养,实行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双负责制。

  

  像陈佳一样的师范生,每周都有一天半时间到南充的中小学去实习,每学期有一周的时间到成都的中小学去实习,他们的实践导师由中小学教学骨干担任。按照培养方案,这些实践是师范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导师的评价决定学生是否合格、能否顺利毕业。

  

  成都实验小学被誉为四川基础教育界的“常青树”,这得益于系统的师资培养机制——凡是进校的青年教师,都将面对严格的二次培养。

  

  “上大学的时候其实是很理想化的,走上三尺讲台却发现很不一样。”成都实验小学教师郑琳子回忆,2001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老教师带着我,每天不停地上课、听课、磨课,然后参加各级赛课”,“有时很委屈,自己精心设计的课堂,被一次次推翻”。等到真正独立站上讲台,郑琳子发现自己已经“脱胎换骨”。

  

  郑琳子表示,现在师范毕业生学历都在本科以上,但“功底”较差,学校往往要进行2至3年的二次培养。不少新进教师在“回炉”过程中,心理落差太大,适应不了便离职了。

  

  “师范院校与中小学联合培养师范生,这是双赢的事。一方面,高校可以根据中小学需求调整培养方案,中小学也为师范生实践提供平台;另一方面,中小学提早介入师范生培养,可减少二次培养的投入。”郑琳子说。

  

  南充十中副校长张红艳,是一个有着33年教龄的“老兵”,也是西华师大外国语学院特聘研究生导师,如今仍坚持每年都带实习生。“师范院校要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所以与中小学天然‘血脉相通’。卓越教学不仅表现为大多数师范生对教师的教学感到满意,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引发师范生的深度学习。”张红艳说。

  

  2018年底,四川省召开全省师范教育工作座谈会,副省长杨兴平提出要“构建现代师范教育体系”,“不断提高综合性大学师范专业水平,加强教学实践类课程比重,师范专业教师和中小学教师要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指导师范生的见习和实习,确保育人效果”,“推进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

  

  “构建现代师范教育体系,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我们借鉴中师,又高于中师。”王元君说,近年来,西华师大通过举办教学技能竞赛、教学博览会等各类活动,提升师范生“三字一话”等看家本领,涵养师范生专业品格,培育师德师风。同时,学校还与实习基地校建立定期沟通机制,促进学校与实习基地校资源共享、专家互派、课题共研,“目的就是要将师范生培养成专业功底扎实、学术视野广阔、紧跟教育前沿、把握教育规律、拥有高尚情怀的复合型人才”。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未来国际18-4
电话:023-68078509
官网:
www.dshufa.com


重庆书法培训,重庆书法培训班,书法培训,观音桥书法培训,重庆书法学习,青少年书法培训,重庆硬笔书法,重庆软笔书法,硬笔书法培训,软笔书法培训,书法培训重庆,重庆小学生书法培训,钢笔书法培训,书法培训班,大之地书法,大之地文化艺术院,大之地书法艺术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