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什么上北大”,北大学子告诉你“750分内外的故事”
不久前,教育小新为大家推送了《“我凭什么上北大?”一位北大学生的83条学习建议,说给你的孩子听!》一文,不少读者在后台留言说看了作者提到的学习建议很受启发。
今天,教育小新为大家带来另一位北大学生的学习备考“秘籍”,希望能给您带来新的思考~
750分内外的故事
王承玥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帕尔哈提曾在大热的《中国好声音》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没有梦想。我相信只要努力,梦想它会来”。
简单质朴的话语,透露着他踏实恳切的人生态度。而这也是我一直追求并努力践行的生活方式。从未奢求踏入燕园大门徜徉未名湖畔,不曾幻想高考取得骄人的分数和成绩,可是,走好生活的每一步,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星空上璀璨的梦想,终在这一日将我的生活照得发光发亮。
今天的我在电脑前,敲下这一字一句,希望能够向大家讲述我“750分内外的故事”。其实对于不同的地区、迥异的试题、各态的学子,具体的方法实施起来一定会有各种差异,浅薄之见仅供参考,而我想分享的是其中“细水长流”的生活信条,脚踏实地的学习态度,以及“有用”中求“无用”的人生观。高考过后,某些应试知识或许将失去它们的意义,但那些关于成长的经验体悟,一定会伴随我们继续走过漫漫求索之路。
学习篇
经验教训泛泛谈
1.认识高考
高考到底考什么?我们对高考的题型和基本套路要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准备。当然实际做题时也可适当扩展,这样你的能力必然有增无减。
2.学习的过程
①预习
狭义的预习,比如说今晚预习明天上课讲的内容,由于懒惰等种种原因,我很少做,所以并无经验可言。但广义的预习,比如超前学习,是我提倡的。我在高二的假期和周末自学了理科数学的部分内容,同时定期看一些数学竞赛的相关书籍,虽然这么“高深”的知识点高考不一定考,但这对数学思维的培养和数学思想的发掘还是大有裨益的。
②上课听讲
新授课时不论学文科还是理科,我都建议你专心致志地听讲。所谓专心致志,浅层一些指的是不一心二用,即使你已经通过预习、预科班等途径提前接受了部分知识。要抓住每节课的宏观体系,也要抓住老师说的每一个细节,因为这可能就关系到一个知识点的理解以及某个步骤的书写。更深一点的层次,就是不要光被动地接受知识,要勤于思考,大脑高速地运转,尽可能地强迫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以及自己想到的问题,和老师形成深度互动。整理一份清晰全面的笔记,也利于你整个高中的复习。
某些复习课,特别是到高三最后疯狂刷题的时间,我认为如果你对自己的学习程度有明确的把握,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可以选择不听,少写作业或者一心二用。好处是你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弱项,比如高三的最后阶段我借各种缘由请假两天,在家复习了一遍区域地理和各种地图;弊端就是你容易忽略老师不经意间讲到的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大家还要自行取舍,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③复习
拒绝突击,循序渐进。其实不用专门拿出来大段的时间来复习,中午、课间没事的时候浏览一下就可以。每天对当天的知识点、笔记进行透彻的复习,目的在于弄明白每一个知识点,不会的请教同学们和老师,千万不要像滚雪球一样积攒起来。每个周末对这周学的知识点进行复习:一方面要再熟悉知识点,达到看着一个定理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推导过程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要构建知识单元的体系、框架,疏通课本,把课本上老师没有重点讲的每一幅图每一个小字弄明白。
就我的学习经验而言,读书和复习均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重复的次数越多,你的熟练度就会越高,你对知识的应用就越得心应手。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思考,你对同一个问题思考的层次就会产生质变,甚至会发掘出很多不一样的点,这就是专属于你自己的思路与方法。高二高三,我做完了高考数学真题,最后整理了100多道题,包括不超纲的和超纲的,在第三轮复习时又将这100多道题重新做了一遍,汇总成十多种常规与非常规的解题方法。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教授说过,“考古的乐趣,只有考古人懂得”。我想,学习不断深入的乐趣,读书趋于透彻的乐趣,也只有读书人才能明白吧。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倡导背诵时不只孤立地背题。比如回忆数学概念时,脑海中不仅应该有结论,还应该有结论的推导方法。比如回忆历史课本时,要有多元的体系,知识点一背背一串。同时,眼口手并用会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效果,建议大家调动多种感官,写、诵、记相结合。
④练习
这里的练习包括作业练习和自己的课外练习两个部分。练习的基础是对知识的理解,只有先透彻地理解所学内容,才有熟练掌握的可能。
另外,做题极易被大家忽视的一步,也是到了最后时刻最重要的一步是审题。不同的学科,审题有不同的技巧,不同的人,审题也有不同的方法。有人必须用笔画出来,有人看看就知道了(其实这种人的做法总有出错的一天)。比如我在高三整理时将数学题干分为两个部分,解题条件与限定条件(如a>0、整数、自然数等),我们亲爱的地理老师将题干分为关键词和限定条件,这都是大家做题做多了以后自己可以总结出来的。
先有量的积累,再加上认真的思考、整理和总结,才有可能发生质的飞跃,比如解题速度的提高和解题能力的提升。高一时班主任就常提醒我注意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也是我整个高中努力的方向。
3.超前学习
学有余力的同学,我强烈建议你进行超前学习。同时,多和那些学科的“大神”们交流,不仅可以交到朋友,还会改变你对该门学科的认识,提升学习的兴趣。
4.对待考试
“平日作业如考试。”其实我觉得这句话不是真理,考试与作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也有着本质的区别。“平日”为考试打下的是知识的基础,但考试不仅是知识的比拼,更是心态等综合能力的测验。
对待作业,不要猜,不要蒙,不会的要做好标记,讲评时注意发现自己还存在问题。譬如我有一个奇怪的原则,就是平日做数学作业时,小题当大题做,不偷懒不减工。但是考试时,就可以用特殊值等各种方法,以获取答案为目的。还记得f(x)的导数恒大于f(x)的一类题,我总爱将f(x)=-1代入解题,倒也屡试不爽。
我觉得,平日的积累,是学习的过程,而考试,则是对学习能力检验的过程。它是一个标杆,可能或多或少有不完善的地方,但你要做的就是尽力让自己作为被检测对象时,得到的测量结果符合甚至高于你实际学习的能力。若真的上了考场,就不要再想你的积累在哪里还有漏洞,而应该把你已经会了的知识,你现在所具备的能力,应用到最大限度。
高考前一天晚上,我在微博上看到了光线传媒刘同的一番话,在此与大家分享:“明天高考,肯定有人今天还在担心有题不会,有知识点没背完,有公式记不住,没关系,很多事成与不成不是看你懂的有多少,而是你能把自己懂的发挥出来多少。今天的你不要再为自己的不足而害怕了,明天的你尽力表现出自己最好的过去,就好。”
5.对待成绩
考试的过程尽力发挥,成绩下来之后认真、透彻地分析错误,但对最后的分数不要太过纠结。
最忌讳的分析方法就是:哎呀,看我这儿太马虎了,数算错了,那儿过程都对,中间好像抄错数了,要是把这些分都加上,那我就是怎样怎样了;嗯,没什么好分析的,其实我都会,下次就不会这样了……
对待自己的错误,一定要有敢于承认,敢于剖析的精神。就像矛盾普遍性原理里说的那样,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求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不要流于表面,不要不肯正视自我,每个人的修为其实都不够,生活本身就是不断修炼,使自己日臻完善的过程。
6.多交流多请教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也许你的思维会进入“死胡同”,这时候听一听他人的分析,常有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之感。譬如做历史选择题,有人抓题干意思很准,有人找好了关键词,有人历史概念掌握得透彻,有人知识面广博,这时候莫要藏私,莫生出嫉妒之心,交流才会使人进步。
心态篇
为人处事慢慢讲
1.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随着知识面的拓展,我越来越明白,“低调做人”不是一句虚话。知识学习得越多,你越会明白自己未知的范围有多么大;各类“神人”接触得越多,你越会发觉自己不过是沧海一粟、宇宙微尘。在这个年纪,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并不足以令我们具有骄傲乃至趾高气扬的资本。低调,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而高调做事,意在把握机会,顺势而行,多办事才能会办事,要善于展示自己的能力。
2.不要耗时间而忽视效率
高中三年,我始终6:00起床,晚上10:30甚至10:00就睡觉。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赞同打时间战挤出每一分每一秒去学习或者疯狂刷题。虽然它们可能很有用,虽然我身边也有成功的例子,但看着身边的人每天过得煎熬痛苦,总感觉他们失去了学习本应有的充实和快乐。我更主张的是讲求效率,学则专心致志,玩则兴高采烈。
3.对高考的态度
对待高考我的态度是不突击,不冲刺,细水长流,顺其自然。
一直非常喜欢万方中的一段话,觉得他道尽了对待高考、对待生活的真谛。
“我有事没事,很喜欢看各种广告。其中Johnnie Walker有一条广告语非常打动我:Keep walking。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永不止步。Johnnie Walker根据这一条理念,拍过一个叫‘语录’系列的片子: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而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领域里默默地奋斗而付出。广告的最后,永远画的是一个小金人,拄着根拐杖,走得很从容优雅。
“我觉得人生真的就要有着这样的态度:平静地走、坚韧地走、不慌不忙地走,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不论你遇到的是高考,或者没有高考,都能做到处事不惊、不叹、不喜、不悲,从容优雅,你最终将发现,这种人,终将比那些冲刺跑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活得更为从容,更加真我。”
所以,不要因为课业的繁重,忽视了生活中景致变化的点滴美好,让我们试着怀揣苇岸坚持记录二十四节气时的静澈心境吧;不要因为学习的压力,忘记了父母师长乃至身边同学们对你的帮助,让我们身体力行帮助他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吧。莫被“有用”禁锢了你前行的脚步,一颗自由无用却美丽的灵魂,定会令你收获更多的精彩。
前路漫漫,我们一起慢慢走,追寻前方那等候着我们努力的梦想。期盼今后在燕园,也会见到你孜孜求学的身影。期盼我“750分内外的故事”,会带给你几多感悟,几多收获。
联系我们:
地址:中国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未来国际18-4
电话:023-68078509
官网:www.dshufa.com
重庆书法培训,重庆书法培训班,书法培训,观音桥书法培训,重庆书法学习,青少年书法培训,重庆硬笔书法,重庆软笔书法,硬笔书法培训,软笔书法培训,书法培训重庆,重庆小学生书法培训,钢笔书法培训,书法培训班,大之地书法,大之地文化艺术院,大之地书法艺术院
- 上一条:师德问题背后或存在师能短板
- 下一条:聪明的父母,都在利用寒假时间陪孩子学书法!